黎东汉,1917年生于湖南浏阳,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十八师、六军团电台队长,三五九旅电台区队长、三科科长,中原军区通信处处长,中央前委通信大队大队长。建国后历任通信部干部处处长、业务处处长。1955年调任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1963年调任通信兵副主任,顾问
第一次见到黎东汉将军,是在入学后的一次全院大操场上的集会。他就坐在主席台中央,从台下往台上看是个大全景,后排的我看不真切台上首长们的面容,可是黎院长那耀眼夺目的少将军衔格外引人注目。同班的小许说,听口音黎院长必定是他的湖南老乡。年青好奇的我还真去打听了一下,黎院长的确是湖南浏阳人,还是个“老通信”。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小花园的一次偶遇,慌忙中我竟忘了敬军礼,擦肩而过之后才敬了一个礼。我悄悄窥视,黎院长竟是那样伟岸、潇洒。第三次我们又在原大操场舞台上见面了。当时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写“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大标语,听到背后有人走近,一回头,竟是黎院长。他冲我笑了笑,直夸我字写得好。这次近距离的接触,使我感到他是那么和蔼可亲,惧怕的心理一扫而尽。后来,见面的机会多了,越发地感到他是那么朴实,没有一点架子。
后来我调到机关工作,也更了解黎院长了。他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红18师及红六军团电台队长,三五九旅三科科长,中原军区司令部通信处长、军委通信部干部处处长、业务处处长、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特别是我院1958年从张家口到西安的大搬迁,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对我校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历尽艰辛,在西军电大发展时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959年学院成为全国重点军事院校。
1963年7月,黎东汉院长被上调到通信兵部工作,学校在在六号楼会议室为黎院长举行了欢送会,大家都依依不舍。他说,对西军电的这份情我是永远不会割舍的,我一定回来看咱们的学校。果然几次校庆他都回来了。
1994年春天,我随学校摄制组前去北京收集有关在校工作的老领导图像资料。那天,我们去通信兵大院找黎院长。灰色的小楼座落在种着花、菜的小院中,我们边走边喊径直向小楼走去,屋内无人答应,小院一隅一位好似花工的老人一边为树理装,一边发问:“是找我?”我们同时回头,那老人步履急急由远至近,恰如变焦镜头定格在我们面前,我惊疑这还是那曾经叱咤风云的黎院长吗?一身旧灰布衣,不济的眼力瞅着我们, “黎院长!学校来人看你来了!”他笑了,从这熟悉的笑容中,我又找到了将军!他一边拍打着手中的泥土,一边招呼大家进屋。他说,现在耳朵背了,不大声说话我都听不清了……
他的家,整洁简朴,客厅里既没有象样的家具,也没有贵重的摆设,只有一套旧沙发和几把椅子,和我想象中的将军楼相差甚远,家中的陈设与我们普通人家竟无两样。我寻找着录像的背景,找到了一棵塑料松树。
一阵寒喧之后,便进入拍摄,我们将镜头近聚在老将军的身上,听他讲那让人感动的人生经历。他按着预先安排的内容,讲着讲着就讲到了“难忘的52天”。那是1935年7月,国民党企图消灭我红二、六军团。敌众我寡,为了牵制故人,上级决定由红18师留在原地与敌人周旋。当时黎院长任该师电台分队队长。在那残酷艰难的52个日日夜夜中,他们以“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忠诚保证了电台的畅通。有一次被敌人追得走投无路,他就带领着队员们不顾生命危险,将电台拆分开给每一个人,大家紧紧抱着机器从高山上往下滚,才冲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再将电台安装在一起,想尽一切办法,修复电台,与上级取得联系……老将军沉默了,他在回想难忘的岁月。我一直没有让摄像机停下来,我以为这些史料会成为我们发扬光荣传统的生动教材。
我们要告辞了,黎院长说什么都不让走。他说:“西电人到我这,一定要吃顿家常便饭。我已经叫警卫员去买面条了,就吃炸酱面吧。”我们看黎院长那么热情恳切,也真是想再陪陪他,记得那顿饭吃得格外香……
(赵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