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我是教师 > 正文
我是教师
虚怀若谷,踽步踏歌——记“师德标兵”吴事良教授

微信图片_20220601143352.jpg周内的早晨,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南校区的信远楼总是一副繁忙的景象,学生背着书包匆匆奔赴课堂,有的人手中还拿着没喝完的豆浆杯。穿过宽敞的教学楼楼道,在容纳了几张长桌的明亮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副院长兼博士生导师——吴事良。

一张办公桌上整齐的堆放着书籍和资料,镜片后的眼睛认真的定格在电脑屏幕上,双手在键盘上来往,吴事良老师在等待采访的间隙还在一丝不苟地修改教案。一句“来啦”亲切地消除了线上沟通与线下采访之间的距离感,平易近人是这位老师带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吴事良从教十多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丰富的学识、和蔼的态度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方讲台,讲学明德,他以自己独特的授课理念和育人哲学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初心。


常怀三心,创新课堂,而“得见森林”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是吴事良朴素的师德理念,不仅彰显着他对于教师职业“知识传承的火炬手”本质的悉心探索,更是他俯身讲坛十年如一日的缩影。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高达99分,除了过硬的教学实力、授课技巧之外,少不了深受学生敬仰的人格魅力所加持。其中的秘诀来自与学生日常交流和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吴事良秉持的“三颗心”。

其一,“上进心”。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吴事良从未停止过汲取新知的步伐,结合自己的新知新得,他也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讲课内容和课堂教案,从而让学生每次上课不仅能学到新鲜知识,更通过优化学习体系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立体化感知“数学之美”;其二,“爱心”。吴事良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给予课程内容学习吃力的学生一定的指导关照,并根据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学习状态适当调整课程进度,同时,他常常在课后留下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和学生探讨交流,他的耐心与付出无疑是拉近师生距离的良方,在这个过程里感受学生的点滴进步也增加了他对于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三,“良心”。这里的良心,也是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之心。吴事良提到了电影《无问西东》里大雨涌进教室,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听雨赏雨的情节。“像这样的感受是心灵上的,是无法从课本教材上学到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谈及对于“师德”的理解,吴事良引用了陶行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名言,认为良好的品德是作为一位好老师的必要条件。正是对待学生耐心的态度和踏踏实实“三颗心”的付出,吴事良收获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敬慕,同时又和学生培养出“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每年,吴事良都收到大量上过他课的本科生写推荐信的请求,他乐于帮助学生、见证学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对于一名学生,最多只写两封推荐信,而这恰恰也是他对自己的学生负责的体现。吴事良自豪地提到,自己对于教师职业满足感的最大来源就是在节日里收到学生们问候的短信或微信消息,“说不上桃李满天下,但这种被记挂的感受给我一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底气”。

以师德师风为本,吴事良潜心治学、打造高超育人水平。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他坚持教学方案的革新,力求与时俱进,在学术和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上下苦功夫、求真学问,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科学运用先进技术,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实践。引领学生探索真知的过程里,吴事良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教授数学物理方程等课程时,为了方便学生对于课堂的深入理解,他通过PPT、动态图画展示立体图像进行多维授课,通过板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通过引入趣味的背景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科的魅力,在一步步的课堂探索里找寻最合适的授课方法,“要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向下筑基,向上求索,而明晰远方

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吴事良在科研工作中也脚踏实地、潜心研究。付出的辛勤耕耘有目共睹,收获的累累硕果就是最好的见证。

近年来,他在反应扩散方程的传播动力学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成果,并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同时,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授课”。在对于往昔荣誉的回望里,他仍然秉持着虚怀若谷之心。

向上求索的同时,吴事良也着力激发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吴事良经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鼓励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广泛阅读文献,尤其要大胆猜想、深入思考、细致研究,争取做出原创性成果。他始终坚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哺科研,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吴事良认为一位教师不做科研而只是单纯教书就无从知晓所讲授的课程在数学上处于什么地位。“做科研是对人所处高度的提升,通过科研能接触许多前沿的东西,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新颖,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这是吴事良对于科研意义的探索,也是他不断践行的指明灯。

同时,吴事良认为,教学对科研也是有帮助的。他提到西电一位校友利用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解决了航天领域一个难题的经历,“扎实的基本功是不断向前求知的底气”。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吴事良会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班、短期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跟踪学科前沿,把研究课题中的部分问题做成小的专题与本科生进行探讨,提升学生学术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

最后,当被问及未来的规划,吴事良微笑着说:“还是要把做好本职工作放在首位,高瞻远瞩的计划虽可以有,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对于初心的坚守,是他职业生涯中金子般闪耀着的品质。除此之外,他也表示不能停下向前的步伐,“身处当今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纷繁复杂,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及时在课程教学中补充新知识”。

“不为浮华所左右”是吴事良的律己追求,时代之河川流不息,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不变”。坚守一方讲台为学生授业解惑,躬身科研为学科贡献热血,就是他坚持的“不变”。

托举起无数桃李的盛誉里,虽回顾过往已是硕果丰盈,而前行之路仍怀谦卑之心。

(文/樊天惠 訾 晶)

 

123

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邮编:710126

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邮编:710071

访问量:

版权所有: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    建设与运维: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陕ICP备05016463号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2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