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我是教师 > 正文
我是教师
居高声自远——记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梁昌洪教授

 

他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学者,他是一位情满校园、爱生如子的老师;他一生桃李满天下,仅在所培养的博士生中,就已成长起一位长江学者和六位博导;他从教五十余载,已年逾花甲,至今仍然不辞辛劳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他倾心教学,即便是在担任校长的10年间,仍亲自为本科生开坛授课,他工作勤奋、惜时如金,每天早上都提前一小时到达办公室,几十年从不间断;他融贯中西,继承了“西军电”老一代学人们敬业求实的严谨教风,追随过哈林顿、郑钧等世界级名师;他是国内微波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如今又开设了文理结合的系列讲座,浓缩毕生所学,向学生倾囊相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

他就是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原校长、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梁昌洪教授。

名师感言我动了很多脑子,逐渐学会了用最浅显的语言把深奥的原理说出来。

光靠记忆去讲课一定会忘词,我每次讲课都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用心去教学,根本无需记忆!

是西电培养了我,是国家培养了我!

出生于旧中国上海的梁昌洪,1960年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前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1967年7月,他从这里研究生肄业并留校工作。

1970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他一直从事科研工作。期间,他参加了“海用381相控阵雷达”工程,主持了这个工程的关键器件“高功率铁氧体数字移相器”的研制,并成功地解决了高功率与Shull非线性损耗效应的矛盾,使实际器件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这个雷达的整机后来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年轻的梁昌洪小试身手便初露锋芒!

1975年,也就是在梁昌洪搞了5年多科研工作后,学院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学员,时为《微波网络》课程主讲的吴万春教授正好缺一名辅导教师,读过研究生、搞过科研的梁昌洪成为最佳人选。

当时,梁昌洪虽然有理论基础,但对于如何讲授《微波网络》却毫无经验,更不用说怎么给学生上课、怎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甚至一节课要上多少内容这些具体的问题了。

不过,虚心好学的梁昌洪并没有放弃,他立即请教吴万春教授。吴教授告诉他:“怎么上,你看我就行了呀!”

于是,梁昌洪走进了吴教授的课堂,重新成为一名“学生”。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再是单纯学知识,更关键的是教授取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吴教授的每堂课他都认真记笔记,并仔细观察吴教授怎么讲课、怎么让学生更容易懂。

就这样,边听课边讲课,边学习边实践,梁昌洪逐渐领悟到了上课的门道。

“之前搞科研的那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对于后来当老师。”梁昌洪感慨地回忆说,“搞科研时我做的是相控雷达,经常接触工人师傅,要告诉他们怎么做微波元件,电磁波怎么走,为什么会反射等等,而工人师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讲得太深他们就不懂。为此,我动了很多脑子,逐渐学会了用最浅显的语言把深奥的原理说出来。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立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梁昌洪不但善于动脑子钻研教学技巧,而且为了教学什么都不顾。

就在第一次讲授《微波网络》时,他的两个女儿同时患上了肺炎。他既要照顾孩子,又不愿耽误学生上课,于是就在家里支起一块小黑板,把20多个学生分成四五批。孩子的咳嗽声与他的讲课声交织在一起,喂水、喂药、量体温与上课相间进行。看到他用粘满粉笔灰的手摸白了的女儿们发烫的额头,所有的学生禁不住潸然泪下……

就是凭着这种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和滚烫之情,梁昌洪不断探索治学之道,几十年如一日,讲课艺术日臻精湛。

1984年,电磁场工程系84级概率论课教师因事请他临时代课。学生们见这个老师根本不看讲义,竟讲得逻辑清晰、思路缜密、深入浅出,如信手拈来一般,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当讲到概率正态分布的一个例题时,他一口气在黑板上写出10个小于1的8位数,所有数字与书上一字不差,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其实不是我记性好,如果光靠记忆去讲课,一定会忘词,每次讲课都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我是在告诉学生我学习的经过。用心去教学,根本无需记忆!”梁昌洪说。

当问到获得教学名师奖后有什么感受时,梁昌洪谦虚而又非常认真地强调:“是西电培养了我,我只是学校众多教师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其实,西电有着非常优良的教学传统,老一辈的著名教授,如孙俊人院士、毕德显院士、保铮院士、胡昌璧教授、吴大正教授、吴万春教授等等,他们才是真正的教学名师,他们才能真正代表西电的教学传统和教学水准!”

名师感言 想当好教学尖子实际上很不容易,因为他必须首先是科研尖子,必须水平很高!

有差距并不可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要有时间和耐心,我们一定能够赶上!

1980年8月,梁昌洪到美国锡腊丘斯(Syracuse)大学做访问学者。刚到校,他的导师———国际著名天线与电磁理论专家郑钧教授,就交给他一份研究报告:“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核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对核武器库、计算机或飞行器等设施内部的影响,你先看看,以后逐步接触新课题。”并含蓄地表示,这一过程至少要半年。

初到美国的梁昌洪切身感受到中国在科学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回到寓所,他就埋头钻研起来。几个星期后,梁昌洪请郑教授看他的研究报告。郑教授看后大为惊异:梁昌洪不仅弄清了论文中所涉及的大量理论问题,而且纠正了其中一些含混不清的概念,还对一个重要命题重新论证,使原来没有解决的时谐问题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郑教授非常高兴,当即改变计划,积极为梁昌洪申请研究经费,热情指导他向电磁场、微波、天线等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开掘。梁昌洪更是惜时如金,废寝忘食地工作、学习,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年内在IEEE杂志发表了9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篇论文。尤其是他发现的带孔腔存在的两类不同谐振和解决不同区域小孔耦合问题的新方法、用计算机解决天线及其阵列最优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被郑钧、哈林顿和柯林等著名学者确认为当时的先进成果。

“有差距并不可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也要坚信,只要有时间和耐心,埋头苦干,我们一定能够赶上!”这就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梁昌洪面对现实的态度。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与柯林教授交往的一个小插曲不但证明了梁昌洪的脚踏实地,同时还表明了他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1981年春,哈林顿教授听说梁昌洪在研究孔耦合理论,就把柯林教授尚未发表的一篇论文手稿交给了他,请他帮忙看看。柯林并非等闲之辈,而是世界电磁学领域的权威之一,他在这篇手稿中提出了一个把Bethe理论应用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推广的假设,问题很深、很新,也很吸引人。梁昌洪带着浓厚的兴趣,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这篇论文进行研究,发现这竟是一个多余的假设!他既困惑又兴奋。如果不敢向权威挑战,就永远超越不了权威!梁昌洪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推导、计算,终于找到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柯林教授闻讯后激动不已,当即写信向梁昌洪表示祝贺。

1982年8月,梁昌洪学习期满。他婉言谢绝了郑钧教授的一再挽留,带着两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和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望如期回到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多年来,梁昌洪在微波和电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在计算微波、非线性电磁学、微波网络理论的研究,及其在重大微波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尤为突出。他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教学奖十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40余篇,EI检索80余篇,已出版《计算微波》《微波网络及其应用》《简明微波》《孤立子理论及其应用》等专(译)著5部,《计算微波》还获得1988年全国优秀教材奖。

名师感言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一定会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这半小时叫“心到”!

我每门课都认真准备,讲之前都重新备课,每次都力争有新内容、新思想。

说到尽职敬业,梁昌洪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一个是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梁昌洪说:“人家袁世海如果7点钟有演出,5点钟的时候,肯定就会坐在后台,见谁都不理,因为他要酝酿感情,提前进入角色;而常香玉更是一生都把‘戏比天大’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则!”

梁昌洪说,他虽然做不到像袁老那样提前两小时到达教室,但是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他一定会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他管这半小时叫“心到”。用他的话说,作为一名老师,不管水平怎么样,首先要问问自己用心了没有?如果不用心,水平再高也没用!

今年72岁的梁昌洪经常自嘲:“现在我虽然年龄大了,精力不如年轻人,但是如果说到认真程度、负责程度,还是可以和年轻人比一比的,因为这是可以做到的!”

一名学生是这样评价梁昌洪的:“梁老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上课也总是提前到教室。他虽然有多年的授课经验,但仍然保持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每一堂课都准备得很充分,全部的教案都是手写完成的,并且不断修正补充。”

梁昌洪说:“史学大师陈寅恪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的‘三不讲’原则,我比不上他,我只能要求自己每门课都认真准备,讲之前都重新备课,每次都力争有新内容、新思想。”

梁昌洪正是带着这种把事业融入自己生命之中的态度忘我地从事教学工作的,也是带着父亲对子女般的关爱对待学生的。

如今已是教授的苏涛是梁昌洪带出来的博士生之一,他这样说到:“梁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真是令人感动。‘非典’时期学校封校,梁老师与爱人怕我们伙食不好,营养不够,就在家里炖了一大锅肉,再带上面饼、油面筋、茶鸡蛋、鸡腿等等,拿到实验室来给我们吃。梁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梁昌洪对待事业的热忱还表现在他强烈的责任心上。

1982年刚回国时,想到发达国家微波器件的设计已经普遍计算机化了,而我国依然依靠繁重的人工手段,费时费事精度低。于是,他决心写一本《计算微波》,以加速我国计算机与微波技术的渗透和结合。

不过,教学、科研任务实在太重,写书只能见缝插针。他一个深夜又一个深夜地辛勤工作着。1984年暑假,他闭门谢客,全力以赴写作。大伏天,身居五楼,就像泡在热水澡塘里似的又闷又热,一抬胳膊,桌子上就是两条濡湿的印迹。他垫上两块毛巾,只管写;胳膊发麻了,手腕发僵了,活动活动,继续写;手指磨出了泡,血泡变成了茧,还在写。63万字,四易其稿,八开纸的手稿就有半尺厚。

1985年10月,这部国内第一本计算机与微波相结合的专著出版问世,立即受到著名学者叶培大、林为干等人的重视与好评。1987年,《计算微波》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次年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如今,这本书对于从事微波技术工程实践的研究人员来说已是案头必备,并由此逐渐形成了计算微波这一边缘学科分支。

梁昌洪热爱上课,他说,讲课就像唱戏、说相声,只要半个月不讲,他就讲不了。

1992年至2002年,梁昌洪一直担任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校长。在此期间,尽管行政工作繁忙,他也一直坚持给本科生讲课,最少的时候是一学期一门课,多的时候一学期有好几门,内容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微波技术》《电磁场》《微波测量》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梁昌洪经常以鲁迅的话自勉,“如果不想讲课,别说当校长,当个学院院长就可以不讲,你要是想讲,当什么都可以讲。做别的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名师感言 见到世界比学到世界更重要,知道差距在哪里,才有可能超越!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学生实地体会到的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思想,教师的风格,会影响他的一生。

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梁昌洪上的专业课绝对是顶呱呱的。

西安交通大学的傅君眉教授这样评价:梁昌洪的《微波技术基础》课程能够密切结合学科发展、科研成果和计算机的应用,课程内容主题明确,前后联系紧密,又配合实践环节,效果很好。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王积勤教授这样说:《微波技术基础》的课程和配套的教材、专著、解题指导等,特色鲜明,与廖承恩教授、吴万春教授等名师的课程一脉相承。课程的先进性、统一性和现代性,及其体现出的创新思维,令人耳目一新。

在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组织的匿名评课中,电子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说:梁老师的板书条理清晰、工整、速度极快,采用多种颜色的粉笔书写写,富有美感,示意图、关系图、对比图等简洁明了,已经成为他的“招牌特色”。

……

不过,这位在讲台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微波专家,随着自己讲的课越来越多,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广,与学生的交流越来越深,他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传播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说到梁昌洪重视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蒙文存》中收录了王蒙的长篇小说《暗杀———3322》,里面谈到了一个抓彩色玻璃球的游戏,涉及概率论问题,但文中的结论是错误的。为此,梁昌洪不仅在理论上严密推导计算,而且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甚至买了彩色玻璃球,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做实验测试验证。他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3322》的文章专门讨论此事。这件事情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求实的科学精神,也让作家王蒙深受感动。

但是,向大学生传播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谈何容易?这需要丰富的人生积淀,需要开阔的学术视野,需要文理交融、学贯中西……面对这些,理工科出身的梁昌洪还是开设了文理结合的《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专题讲座。

梁昌洪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是有些心得的,我希望学生能够从我的讲座中多少得到启发。要知道,对青年学生来说,见到世界比学到世界更重要,知道差距在那里,才有可能超越!”

其实,梁昌洪是一个博学多才、爱好广泛的人,他对很多学科均有涉猎,而且拥有很高的艺术天赋,他的钢笔画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每年春节,梁昌洪都会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一张自绘的贺年卡,猴年是《小猴捧桃》,狗年是《老人与狗》;在访问日本同志社大学期间,他用钢笔绘制的同志社大学校园风景还被该校作为形象标识,印在了学校专用信封上……

梁昌洪讲授的《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专题讲座共分为45讲,三学期讲完,如今在校内已经讲了两遍,近90场,而且还到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巡讲。

讲座以人物为线索,通过介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和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经历,剖析科学巨匠们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伟大献身精神,内容涉及“毛泽东的矛盾分析方法”、“华罗庚直接法”、“杨振宁的中西融合法”、“欧几里得的大演绎法”、“笛卡儿的结合法”等等。讲座深受学生喜爱,场场爆满!

梁昌洪经常说,“一门课,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学生工作若干年以后,也许会被忘掉。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学生实地体会到的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思想,教师的风格,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梁昌洪说:“我想讲的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大约有15种,因为精力有限,现在才刚刚开始。我知道,这只是一种尝试,也许很幼稚,很不显眼,但只要有了开头,有了第一步,总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我相信,大家慢慢会体会到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的重要性的!”

(文/西电科大报)

123

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邮编:710126

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邮编:710071

访问量:

版权所有: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    建设与运维: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陕ICP备05016463号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2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