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青春脚步 > 正文
青春脚步
研究生国奖人物|黄喆:志存高远 勇于探索

人物简介:黄喆,汉族,中共党员,湖北武汉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郭宝龙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故障诊断等。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他力争上游,刻苦认真,不仅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科学理论知识、掌握工程实践技能,还积极投入到科研实践项目中去。研究生一年级期间,学年综合测评全系排名第一,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4篇、公开发明专利1项。作为学生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飞行器关键动力传递零部件微弱故障的非凸精细正则化稀疏诊断技术研究)、重大横向协作项目(红外目标检测识别系统)等。曾被授予“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并荣获2019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团队助力,砺学笃行

黄喆同学与郭宝龙教授的初识是在国家精品课“信号与系统”的网站上,郭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讲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他主动了解到郭老师带领的ICIE团队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郭老师对图像处理方面有着高瞻远瞩的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他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郭老师曾对他耳提面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无止境步步为营。”黄喆的成绩离不开郭宝龙教授润物无声的教导。

处在浓厚的科研氛围里可以让自己进阶变快,“三好三有”的ICIE实验室就是这样的富有朝气、拼搏进取的团队。因此从研一进入实验室开始,黄喆同学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导师和博士师兄的悉心引领下,他很快地参与进了实验室的各类项目中。他们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不仅分享了科研经验和学习趣事,还增进了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团队理念。在郭宝龙教授和贺王鹏老师的指导下,他养成了严谨的学术精神:坚持看论文,紧跟本领域前沿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自身研究方向的认知。

黄喆同学非常感谢学校学院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感谢郭老师在科研路上的指导,感谢师兄和同学们的鼓励。这让他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的更远。还可以与同学相互激励、共同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立鸿鹄志,攻坚克难

打好坚持的基础可以让自己在科研路上走的更远。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黄喆学位课几乎都是90分以上。工程优化、数值分析、矩阵论等数学课程都认真学习,哪怕有的课程在选课系统中并没有选上,只要感兴趣,他也会去“蹭课”学习。扎实的数学功底让他能够更好地推演机器学习的各种算法,能够更好的领悟论文里的优化思路,更能够高屋建瓴的剖析研究领域中的现存瓶颈。在工程优化课程上,他毛遂自荐担任了该课程的课代表。他常说,这样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让他能够沉下心来好好研究数学基础。而且,如果自己这门课程没有学好,自己都会十分惭愧。

越是逆境,越能快速成长。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由于项目需要,他与ICIE实验室的其他项目负责人一起深入大漠,通宵达旦两周有余。实验环境简陋,项目中新增问题不断,这丝毫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不断地探索、讨论、思考、实验、优化,终于实现了在non-GPU设备上的高精度的实时性目标检测算法。那段经历令黄喆十分难忘,他表示,优秀的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优秀的程序员则是在bug中成长的,困境会让弱者胆怯,但同时也让强者自强!


积极阳光,热爱生活

生活中,黄喆是一个特别阳光的小伙子,行动力极强。他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导师筹办并组织“2019西北地区电工电子MOOC课程教学研讨会暨地区工作会”。他爱好广泛,喜欢打羽毛球,经常在球场和同学们一较高下。同时他还是西电社团中有名的狼人杀游戏玩家,他十分享受团队协作和逻辑思辨的过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候,身处武汉的黄喆同学,积极倡导社区大众拥护政府的各项决策。在疫情爆发的一线,因为志愿者有人数限制导致经常忙不过来,他常常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居家隔离的住户采购、运送生活用品,并协助统计三栋楼共七百多户居民的医药品。他以实际行动展示着一名西电青年、空间学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导师郭宝龙点评:

黄喆同学学习刻苦,积极上进,很好地完成了实验室的各类科研项目。能积极探索实践,在研究中学习,并沉淀出结果。通过对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学习,科研能力有了极大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突出,是一位品行兼优的学生!


(文/西电新闻中心·尚宝强 高宇星)

123

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邮编:710126

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邮编:710071

访问量:

版权所有: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    建设与运维: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陕ICP备05016463号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2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