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廖健虹,于2018年9月起就读于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攻读英美文学方向,师从王凤教授。研究生期间课业成绩位居专业第一,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获得2019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西北地区第六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暨陕西省第十二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西电决赛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西电决赛一等奖等奖项。
学习切忌急功近利,要打好基础还要下笨功夫
2018年,迈入研究生阶段的廖健虹在导师王凤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学习,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向往是最弥足珍贵的,但天赋不是最重要的,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才是唯一可走的“捷径”。曾经,她认为文学不过是读读书罢了,而在真正接触了文学后,廖健虹才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过去这种想法的无知。在读书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文学何以使人广博、令人有趣,意识到文学是超越有用与无用之争的东西。于是方才能够摒弃当下那些“读书无用论”的理念和浮躁的心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不论是周末还是假期,她都会抓紧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在不断学习新知的同时,做到温故而知新。研一的学习中,廖健虹认真学习文学的基础理论,为之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活要独立,学习也要自主
“我没有拖延症,可我的强迫症一样令我苦恼。”进入到研究生生活后,廖健虹意识到了研究生生活和本科生活的不同。需要依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去独立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绝非可行的。于是廖健虹对自己的时间进行严格的规划,每天都会为自己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每一次的任务,她都尽力做到最好,每一次十分钟的课堂展示,也要花费几周的时间准备,竭力将每一个知识点理解透彻。她坚信,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结果才会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好。
老师传授给你的,远比想象的多
多和老师沟通,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进入研究生以后,导师王凤教授不仅在学习上给予她指导与帮助,在生活中也提出了许多受益匪浅的建议。初次见面时,导师就鼓励她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曾经的她,也和很多同学一样,见到老师恨不得绕道而行。而在这一年里,她确实体会到了和老师沟通的益处。遇到课业问题,她便及时请教,也得到了老师们热心的解答。在与各个老师交流过程中,她除了学到了专业课的知识外,也从老师们的经历与人生选择中汲取经验,从而规划自己未来。老师们对她的鼓励和认可也是这一年来她前进的动力之一。
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尝试
在研究生的生活中,她大胆突破自我,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类、写作类、阅读类等各项比赛。在2018年11月“陕西省第十二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西电决赛后,被选派参加2019年西北五省暨陕西省决赛,最终位列专业组第六名,获得二等奖。2018年12月,代表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参加“新时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专题论坛”,参与学术讨论,并在会议上宣读论文,充分展现了演讲者的风范。她认为,在这些过程中荣誉和奖项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获得信心与学习知识,参加竞赛的经验不仅锻炼了即兴演讲能力,也增强了心理素质,在此过程中,她也结交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她坚信,困难和烦恼都不可怕,那些自我不能突破的悲观和脆弱,才是真正的悲哀。
动静相济,劳逸结合
西电研究生课程曾经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研究生还需选修体育课。除了体育课外,她在导师的督促下,坚持每周进行3-4次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享受到了流汗的喜悦和快乐,体育锻炼成为她紧张学术生活中平复焦虑和不安的良好渠道。每当她因课业零进展而一筹莫展时,便进行锻炼,平复心情以重新开始。她认为,运动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和主观的懒惰,因此,也收获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研究生阶段的收获,不论是喜悦或是辛酸,带来的历练都对她和将来的生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些经历都将督促她不断尝试、超越自己,无论前方的路途是平坦还是崎岖,她都将一如既往地奋斗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唐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