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生命昂扬的姿态。当执著与梦想对接,生命便会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自古以来,人类对天空就怀有无限的遐想,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翱翔天宇,探寻地球外面的奥秘。因为这个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飞天的梦想。
有一个人就有这样的梦想。他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恪守信念,扎根戈壁,默默奉献。他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地面设备站站长孙耀东。
孙耀东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2008年被评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
情系航天甘做“保姆”1997年7月,孙耀东从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毕业。当时,中国大地涌动着“下海”潮,各种选择和机会令人眼花缭乱。孙耀东的大学同学,有的去了东南沿海,有的出国留学。但是,孙耀东怀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放弃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报名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正式成为一名航天人。
那时的中国航天,正在向世界前列不断迈进。长征火箭于1985年10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1990年4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忆当年,载人航天发射场还在建设当中,高高的测试厂房还没有完全封顶,大风一起,整个发射场就笼罩在一片沙尘中。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喝的水碱性大,孙耀东和战友们经常闹肚子。购买生活用品要去10多公里外的生活区。打个长途电话得排1个多小时队。在艰苦的科研工作和清贫的生活中,孙耀东和他的同事依然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航天梦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与国家的利益和荣誉紧密相连。
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担负着火箭、飞船的测试发射工作,在近8平方公里的发射场,大到检修检测几千台参试设备,小到打扫环境卫生都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人们习惯地称他们是发射场的“保姆”。
要让80米高的桥式吊车将直径3米多、高20多米的火箭一节节对接起来,相应的对接误差不超过0.1毫米,对发射场吊装工作组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他就虚心向现场调试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没有专业书籍,他不分昼夜地查找技术资料,所有的一切都从头开始学习。不到半年时间,他全面掌握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火箭吊装技能。
火箭各子级垂直吊装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不能出一点点纰漏。因此,仅掌握理论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实际操作经验。一开始他受筷子的启发,反复学习掌握筷子插入啤酒瓶的方法。后来他又反复练习,将一根筷子绑在桥式吊车的吊钩上,把啤酒瓶放置在距离吊车70米远的地面上,操作吊车,从50米的高空将筷子插入地面上放置的啤酒瓶口中,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经过无数次练习,他练就了“脑快、眼快、手快”的吊装本领,奠定了火箭吊装成功的基础。
随着国力的增强,航天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上马,为孙耀东和满怀航天梦想的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孙耀东长期的知识积累开始逐渐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