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江军,河北邢台人。2016年考入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通信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电子与通信工程,师从杜栓义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数据传输与通信信号处理。研究生期间,他勤奋钻研学术、乐于帮助同学,申请专利一项并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获得“院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共产党员”以及“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并作为学生党代表参加了学校第十二届党代会。2019年4月,他正式签约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第二十三研究所(以下简称二十三所),希望将自己所学贡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
国旗寄托浓浓的家国情
“我本科是校国旗队的升旗手,每次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脑海里就会浮现我国近代史被列强欺负的画面,我深刻明白军事自强对一个国家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数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攻克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难关,独立自主研发出‘两弹一星’,成为国家领土安全坚强的军事后盾。军事强则国强,我也想为国家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江军神情庄严、语气坚定地说道。
刚上大学,江军就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国旗护卫队的升旗手,国旗手的身份带给江军的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家国情怀。为了每次能够出色圆满地完成任务,他早已习惯了挥汗如雨的高强度集中训练,军姿要领、齐步行进、正步踢腿.......一个个动作重复一遍又一遍,直到将所有动作要领都内化成为他的一部分,形成最真实的肌肉记忆。汗水、疲惫,肢体的酸疼都没有将他打倒,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磨砺了他坚毅的性格。每一次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都是对江军的一次洗礼,他立誓不忘历史与国耻,护卫国旗,忠于使命,一身戎装,青春无悔。2019-07-03
不骄不馁,专心走好科研路
江军所在的课题组与军工科研院所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他有幸参与并负责了两项军工项目。刚开始接手项目时,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导师给予自己莫大的信任,让自己有机会参与并负责这个项目,忐忑的是自己第一次参与这个方向的研究,缺乏理论和实践知识。刚拿到项目硬件电路板的时候,江军感觉到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实现它的功能,他主动向师兄师姐讨教以往的项目经验,慢慢规范自己的工作步骤,直至能独立实现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和整体功能。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认真细致的江军很快发现程序引导的太慢问题,发现问题后,他迅速理清逻辑,查阅资料,跟导师交流最终顺利解决了该问题。
对江军来说,科研道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在测试环节,为了保证自己负责模块的数据正确率,他的身体来回在实验室、寝室、食堂穿越,脑海中却始终都是在运转的测试数据,嘴里面吃的是饭,脑海中嚼的是测试数据。克服这个难关的江军有一个关于科研感悟:“不要抱怨,谁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要脚踏实地,出现问题就要主动找办法解决,没有白走的弯路,积累的都是经验;不管是什么困难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立志传承军工精神
“研二的时候,就业中心组织了很多“走近军工”去各个科研院所参观实践的活动,我很有幸参加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生的这一期暑期实践活动”。经过短短三天的参观,江军对研究所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有了更深的了解,三十六所工作人员跟自己在项目中接触的军工单位科研人员一样兢兢业业、认真严谨。此时的江军暗下决心,未来就业,军工科研院所将是他唯一的目标。
“两弹一星”科研先驱们的不畏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江军。他面对困难时展现的艰苦奋斗、不骄不馁的品质,都是江军在践行我国国防科研先驱们的国防科研精神,他选择签约二十三所,就是最直接的表达。
三年求学生涯即将圆满落幕,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对于未来,江军谈道:“离开母校,我将继续夯实基础,扎根科研,在日常研究中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为我国国防军工建设添砖加瓦,圆我一生报国梦。”
(文/西电新闻中心·詹奉珍 王 奕 王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