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思政理论课都无关紧要,所以总是不以为意;总以为文科老师只讲空话套话,所以总是听而不闻;总以为所谓实践只是几张照片,所以总是敷衍了事……”
这几句话是人文学院赵常兴老师的学生上课之初心理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感觉并非是特殊情况,从大学走过、听过思政课、背过数不清的会议精神的你我他,看到这段话都会会心一笑。赵常兴一直站在与这一成见斗争的第一线,从一开始的“屡败屡战”到如今的硕果累累。
搭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春天到了!”这位来自山西晋城、已从事7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老师眼中闪着真挚的光彩,兴奋不已。自2007年进入西电人文学院以来,赵常兴先后担任政治学系教学副主任、主任职务,承担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福利与救济”“劳动与就业”“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本科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宗教社会学”等研究生课程。
“教师一直是我非常崇尚的职业。爷爷是小学教员,虽然已记不清爷爷的模样,但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却通过父亲传递给了我。2014年暑假回家,父亲将精心保存30多年、爷爷任教时所用的两本《辞源》郑重地交给了我。在父亲眼中,我既然继承了爷爷的职业,就应该而且必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赵常兴感慨自己,从爷爷手中接过教鞭,做一个好老师不仅是自己的目标,亦是家族的期盼。
“自2012年新的人文学院组建以来,学院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态势。”作为一所具有光荣红色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学校的历史传统,也是优势所在。“校长郑晓静院士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并启用校长基金予以支持,鼓励我们将西电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挖掘西电历史文化资源,传承西电精神,真正推进思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
在赵常兴看来,人文学院的蓬勃发展不仅使自己受益,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科整体发展的积极影响更是数不胜数。“曾经听到许多已毕业学生的反馈,感慨我们的毕业生做技术都做得很好,但是每每想要再往上跨一步进入管理层时,就有些后劲不足了。大学对于人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十分必要且紧要,而终南文化书院正是以培育全面的人为目标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
终南山文化书院2014年春季正式开班授课,从全校范围内选拔了100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作为第一期成员。“我们现在试图要做的,就是让这100个学生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学校。”这位人文学院的老师,显然肩负着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和传之久远的使命感。
告别枯燥,让课堂像夏天一样火热
对许多奔走于课堂与实验室之间的工科学生来说,思政课常常仅是众多艰深专业课后难得的放松时间。如何让思政课内容不变成考试前一周才必须背诵的条条框框,赵常兴想了不少招,在由单纯“灌输”向通过“授课、互动、实践”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转变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与政治学系的老师们共同凝练、提出了“1234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即“一个主题、两个课堂、三个环节、四个配套”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曾经先后被教育部、中国教育新闻网、陕西省教育厅等网站转载报道。
“搞清楚学生的特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95后了,他们表现出诸多优势,如求知欲强、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追求个性与独立、学习接受能力强等,但同时也表现出缺乏理想信念、看问题容易偏激、知识结构不完善、政治意识不强等问题。”95后大学生的这些群体性特征,对赵常兴来说既是毛中特概论教学改革的大好机遇,又是不得不面对的新的挑战。
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愿意去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讨中国当前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走向。赵常兴与政治学系的老师便顺势挑选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将毛中特概论课程内容组合为21个专题,将知识讲授融入到问题回应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改变了学生上课不爱听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