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生如歌 > 正文
人生如歌
母校甘霖博汲取,发挥专长广益人——访校友 成都通译翻译机构总经理贺晓荣


西电收获:一次额外的选择,受益终生

贺晓荣:在西电,我收获了两个最管用的技能和本领。一个是专业课。表面上看在西电所学的专业和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关系非常密切。在我看来“凡有所学,必有所用”。我开工厂的那几年,主要是做精密铸造、翻砂,比如做诸葛亮的铜像,给西藏供菩萨。铸造时我想起金工实习学到的翻砂、挂砂,什么温度什么结构,要加什么配料,这些知识最后都派上了用场。另一个就是日语。那个时候学校要求很严,规定大二结束英语成绩达到90分以上才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选二外,第二个选择是读英语提高班。当时我英语学得比较好,就两个都选了。83年我们班就我一个人选修日语,另外一个班大概有十几个人学日语,我就跟着他们一块学。

我20岁毕业,当时是包分配的,面向全国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西安也有,像黄河厂,还有隔壁一墙之隔的20所,都可以选。当时我就想跑远点,好男儿志在四方。本来想选广州,可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要照顾军婚,他就优先去了。后来剩下的一看觉得成都也可以,我就选了国营766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主要是做军品,像频谱仪这些东西。

我分到成都以后,单位要上一个项目,从日本引进一条生产线,需要日语翻译。单位看我的档案里面有二外日语,而且就我这一个人学过,有基础,9月份就公费派我学习日语。我领的是全工资,到川大脱产学习,学了大概一年的时间,还没学完就把我派到日本工作。我的职位是翻译,速成,虽然之前拼了命在学,但刚去日本两三个月,还是觉得比较难受。人家大学学四年都不能做翻译,我学一年就要做翻译,还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还是把它克服了,最终把工作顺利的做下来。现在回想起来,外语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未来的人生轨迹。可见在西电选二外多么关键。

我在学校最优秀的是两样,第一样是踢球,第二样是外语。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有点苗头,偶尔能见到老外。每次见老外夸夸其谈的时候,就觉得如果能和他们沟通交流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就很洋气,所以我立志要把外语学好。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荣誉。我不知道现在学校还有没有校级英语大赛,那个时候全校组织公共外语大赛,因为我特别喜欢英语,我就报名参加,还得了奖,发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英语大赛几等奖。之后还在48号楼的楼下贴了一个公告,全校英语大赛获得几等奖,有我名字,这个荣誉是无上的。同学们说贺晓荣平常很普通,人家参加大赛还可以拿奖。那个时候应该没有口语,只是笔试。这个对我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学校现在假如没有这类活动,可以考虑多开展这类活动。因为有时候一件小事情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职场风云:文理兼修,不惧摸爬滚打

贺晓荣:原来我在对外经济处,后来单位对外联络逐渐少了,就让我下车间。刚好我学机电一体化,就把我弄到工厂一个模具车间做工艺员。这个对个人的技能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说编工艺卡,再比如说制作一个零件,下料、热处理完锻造、锻造完高速刨、刨完铣、铣完磨,对这个工艺要很熟悉才行。我大概做了一年时间,很快就上手了,毕竟有基础,对这一套很熟悉,就全部用上了。后来我工艺熟了,单位要买一套高精尖的设备,是个数控加工中心。以前要加工一个零件要多人接力制作完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加工中心有一个大转盘,上面有几十把刀,各种各样的刀,把零件毛坯放上去以后,程序编好它就自动换刀。这个就要求操作人员熟悉工艺且会编程。我有这样的基础,又懂工艺,单位又把我送到北京精密机床研究所学编程,回来后由我来负责这个加工中心。

我在业余时间始终还是在做翻译,对我来说做翻译的吸引力比做工程、技术更大。后来我就逐渐的不愿意做技术了,被调到成都市政府一个部门做外事,外事做了几年以后,90年代的时候对外的联络交往非常少,1992年我就下海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123

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邮编:710126

北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邮编:710071

访问量:

版权所有: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米兰(中国)    建设与运维: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陕ICP备05016463号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2681号